中国新闻奖系列:“问号”的落地
编者按
11月8日,第3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中国新闻社重大主题报道《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荣获三等奖。小牛特邀主创之一的中新社政文部记者梁晓辉为大家讲述稿件创作背后的故事。
餐厅等位“背调”红歌
比如《周恩来为何会给韩红的妈妈改歌词?》(点击蓝色标题阅读原文,下同),这个选题的发掘,其实就来自一次和朋友日常的约饭。
餐厅人多,我们在门口等位。恰巧,在建党百年的大背景下,餐厅门口的空地上,一场红歌排演正在进行。“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 …耳熟能详的旋律一遍遍响起。
“这也是一首红歌吗?”朋友的一句闲聊,一下激活了我脑袋里的某个“问号”——这首《北京的金山上》背后有什么故事?是否与我们党的历史有关?能否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选题?
我立马拿起手机,开始对这首歌进行“背调”。
很快我发现,在大家熟悉的演唱者才旦卓玛背后,还隐藏着歌曲更早的演唱者——雍西。因为这首歌,她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并且周总理还给改了一句歌词,歌曲才成为今天广为传唱的样貌。而且,雍西正是今天大众熟知歌手韩红的妈妈……
突破“次元壁”
这样一个突破“次元壁”的真实故事,关联历史和当下,同时具备“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等多个新闻价值要素,不仅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策划的一个选题,而且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它将会以十足的悬念,搭建起大家对于我们党始终重视文艺工作的认识。
于是我近乎当下就确定了题目:“周恩来为何会给韩红的妈妈改歌词?”并迅速成稿。稿件发出后,突出的传播效果也印证了此前的预判。“原来这首歌背后还有周总理呀”“我喜欢阅读这样的文章”,网友的留言,显示出这个选题成功触达了我们的预期。
在发问中架桥
这篇稿件也像是一个微切面,体现了中新社“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策划的一些特点。在先期构想中,中新社这组策划至少希望达到以下目标。
在发问中架桥,回答真问题、回应真关切。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阐释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新社的系列策划稿件,把这些大的“为什么”拆解成一系列具体的、具象的、细致的“为什么”。
以“问”为桥,寻找故事切口,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连接做出可信、可感的回答。以“问”为桥,适度设置悬念,链接读者与中国共产党,以新视角增加受众对我们党的了解。这并不只是一种新闻操作的技巧,而是在外界对百年大党“执政密码”的求知欲中,问“真问题”、答“真关切”。
▲资料图:图为2019年10月1日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为抽象概念寻找“参照物”
于具象中生动,为相对抽象的概念寻找“参照物”。
例如,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我们从长安街上新华门前“为人民服务”的五个金色大字写起;
描摹她的政治品格,我们从党校“实事求是”的校训石起笔;
聚焦她的开放形象,我们从邓小平访美的一顶“牛仔帽”着眼;
呈现她“一国两制”的制度创举,我们把读者带到一条街道两种制度的“中英街”;
讲述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我们带读者去看中国送给联合国的“生日礼物”……
抽象的政治术语,在这里都找到了具象的“参照物”,让百年大党的形象更加生动起来。
在文本上简约,以当代话语呈现党史故事意义。一百多篇稿件,延续中新社70年探索出的简约、清新的“中新风格”,每篇大都控制在“千字文”的体量,也契合当下快节奏的阅读习惯。
▲资料图:一名摄影爱好者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前广场拍摄立体花坛“丝路金桥”
一个个“问号”如一块块拼图
在此之上,我们更注重以当代话语呈现出党史的全新意义。
如《60年后,“国家的孩子”为什么上了热搜?》,我们从“热搜”写起,展现出共产党的精神永不过时。
再如《百年中共与千年小康,为什么今天能“相遇”?》,我们借用“诗与远方”的概念转化政治术语,让人对历史脉络可亲可感。
但我们也感到遗憾,像是任何历史研究者都感到的那样,我们永远无法穷尽浩瀚历史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故事。
但我们的确从新闻的操作中,找到了一种发掘和呈现历史的方法——一个个“问号”像是一块块拼图,从不同的角度,努力拼出一个百年大党的真实形象。
这似乎也契合了马克思著名的“有机的报纸运动”理论:报纸报道新闻,表现为各位记者从不同的角度、依事件发生进程进行报道的总和。每篇报道可能是有局限的,但在有机的报纸运动下,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被揭示出来。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正像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次当代阐演,一次方法实践。
带着这种“方法”去观察、描摹百年大党,我们发现,对于中国和世界,对于历史和当下,中国共产党比想象的更为具象可感,更为成功重要。
点击上图欣赏《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全部文章
作者:梁晓辉
编辑:路欣冉
责编:魏园
采编公开课:不到10分钟,获金镜头奖